離心風機的風壓(全壓,包括靜壓和動壓)是衡量其做功能力的核心參數(shù),主要由以下幾類因素決定,這些因素通過影響氣體能量轉換效率和流動損失,最終決定風壓大?。?/span>
一、葉輪結構參數(shù):風壓的 “先天決定者”
葉輪是能量轉換的核心,其設計直接影響風壓的產(chǎn)生,具體參數(shù)包括:
葉輪直徑(D)
風壓與葉輪直徑的平方成正比(在轉速等條件不變時)。直徑越大,葉輪旋轉時產(chǎn)生的離心力越強,氣體被 “甩出” 時獲得的動能和壓力越高。例如:同轉速下,直徑 800mm 的葉輪風壓通常比 600mm 的高 50% 以上(需結合其他參數(shù))。
葉片形式與角度
葉片安裝角度:后傾葉片(葉片向旋轉方向的反方向傾斜)因流道更平滑,氣體在葉片間的渦流損失小,能產(chǎn)生更高的靜壓(適合高風壓、高效率場景,如工業(yè)鍋爐送風機);前傾葉片(向旋轉方向傾斜)流道短、阻力大,靜壓較低但動壓占比高(適合大風量、中低壓場景,如空調風機);徑向葉片(垂直于輪轂)則介于兩者之間,適合輸送含塵氣體(不易積灰)。
葉片曲率:機翼型葉片(流線型)比平板型葉片的空氣動力學性能更優(yōu),氣體流動阻力小,能將更多機械能轉化為風壓,效率提升 10%-20%。
葉輪轉速(n)
風壓與轉速的平方成正比(根據(jù)風機相似定律:
H∝n
2)。轉速越高,葉輪對氣體的做功頻率越高,氣體獲得的離心力和動能越大,最終風壓越高。例如:轉速從 1500r/min 提升至 3000r/min,風壓可增至原來的 4 倍(需匹配電機功率)。
二、流體介質特性:影響能量損失的 “隱形因素”
氣體密度(ρ)
風壓與氣體密度成正比(
H∝ρ
)。在高海拔地區(qū)(空氣稀薄,密度低),同型號風機的實際風壓會低于標準工況(標準大氣壓、20℃空氣密度 1.2kg/m3);輸送高溫氣體時(密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),風壓也會下降(需通過提高轉速或增大葉輪直徑補償)。
氣體含雜質情況
含塵、黏性氣體流經(jīng)葉輪時,會在葉片表面形成附著或沖刷,導致流道變形、阻力增加,實際風壓降低。例如:鍋爐引風機長期輸送煙氣,若葉輪積灰,可能使風壓下降 10%-30%,需定期清理。